close
鯨鯊保育展現成果,農委會漁業署從2002年開始實施鯨鯊的總量管制,並且與學界合作進行鯨鯊標識放流,目前為止已標識放流了353尾鯨鯊,其中以衛星標識的有30尾,已有9尾的訊號回傳接收到。漁業署也宣佈將擴大進行鯨鯊標識計畫,計畫未來五年內將結合民間力量募100支衛星標識籤,持續落實保育及生態研究工作。(張佳琪報導)
鯨鯊又稱為「豆腐鯊」,因為肉質鮮美,以往是漁民最喜歡撈捕的魚類,也因此族群數量消失得很快。2002年華盛頓公約大會把它列為附錄二的保育物種以後,我國開始採取鯨鯊撈捕的總量管制,一開始每年漁獲限制是80尾,到了2005年逐年調降限捕尾數,到了2008年全面禁止撈捕、販賣以及進出口鯨鯊。
在這段期間,漁業署也開始委託學者進行鯨鯊的標識放流研究。漁業署署長沙志一表示,從2002年四月份標放了第一尾鯨鯊以後,到現在已經標識放流353尾鯨鯊,其中,用傳統標籤標識的有323尾,衛星籤標識的有30尾,而且成功接受了9尾鯨鯊的衛星訊號,也因此更了解鯨鯊這個族群。沙志一說:「同時成功收到了9尾鯨鯊的衛星訊號,從這些資料裡面我們至少得到了很多基礎的鯨鯊的生態資料」。
漁業署決定持續進行鯨鯊生物學、生態學資料的蒐集和研究,宣佈未來五年將結合民間的力量共同募集100支衛星標識籤,這也是全球首次最大規模的衛星標識計畫,勢必將引起國際的矚目。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