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時序進入9月,日本政壇再度上演首相更迭的戲碼。目前民主黨幹事長岡田克也(Katsuya Okada)與代表代行仙谷由人(Yoshito Sengoku)積極尋求與自民、公明兩大在野黨達成妥協,以期8月底前通過「第二次追加預算案」 、「發行赤字國債特別公債法案」及「可再生能源特別措施法案」等三項菅直人(Naoto Kan)首相自行設定的「辭職三條件」後,在9月初舉行新的黨代表(黨魁)改選,旋即內閣改組。這似乎是2005年小泉純一郎(Junichiro Koizumi)首相交棒給安倍晉三(Sinzo Abe)後,日本首相的宿命。執政後命運多舛的日本民主黨亦難逃短命內閣「魔咒」,執政兩年也即將換上第三任首相。
此外,日本防衛省在8月亦如往年發行年度《防衛白書》,報告中可看出弱勢執政的民主黨難以在外交、安保上施展魄力,展現與自民黨政權的不同思考,有效實現該黨「政權公約」中所揭櫫的「對等的美日關係」,而鳩山由紀夫(Yukio Hotoyama)首相倡議之「友愛外交」下,日、「中」友好的期待,更早已讓位給海洋利益矛盾日益加遽下,日「中」關係逆退的現實。 (二)菅首相政策措施的變化
菅首相一年來幾乎無政績可言,被定位為「選舉內閣」的菅內閣2010年7月的參議院大選挫敗,陷入「扭曲的國會」困局的菅直人在內政上進退維谷。今年1月,菅首相進行小幅的內閣改組,意圖推動社會保障與財政、?制的配套改革,以控制日本日益嚴峻的財政赤字,並尋求因應少子、高齡化的社會安全制度建構所需的財源,但缺乏參議院支持的民主黨命定無法兌現該黨的「政權公約」。此外,冷戰後日本經濟陷入長期性不振,在全球化在浪潮下,日本的產品無法維持市場競爭力,日本需再次「開國」迎向全球。
因此,菅首相揭櫫「平成開國」的治國藍圖,擴大自由貿易以重建經濟與維持國際競爭力。但相對韓國李明博(I Myeongbak)政府一年多來實現對美國及歐盟的自由貿易協定簽訂,日本在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中仍裹足不前。經濟產業相海江田萬里(Banri Kaieda)雖對日本參加《環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態度積極,但囿於具高度政治性的農產品貿易問題,日本至今對TPP仍止於紙上談兵。
在外交上,2010年版『外交藍皮書』雖突出「亞洲外交」,在鳩山內閣外交政策中的重要性,但著眼於日、「中」海洋利益上的矛盾,以及東海海域上的島嶼主權糾紛,難以令日本突破政治與歷史上的藩籬,實現「友愛外交」,主導「東亞共同體」的建構。2010年9月上旬,日、「中」釣魚臺風波將日「中」關係打回原型,以日「中」關係平衡美日關係,據以實現對等的美日關係僅是「黃粱一夢」,鳩山首相的「友愛外交」令日本的外交、安保政策嚴重失焦,「美日同盟」再陷漂流,菅內閣重新聚焦日本防衛政策,竟無異於自民黨時期的基調,北澤俊美(Toshimi Kitazawa)防衛相刻正推動沒有自民黨的自民黨外交、安保政策。
菅內閣執政迄今受人矚目的政策之一,應是2010年底菅內閣終於通過新版《防衛計畫大綱》,提供今後日本防衛政策制定的新綱領性文件。2011年6月21日,美、日在華府舉行第三次的「2加2」會談更透露日本民主黨政權在外交、安保上重返「美日同盟」的政策意向,亦可窺探未來「美日同盟」對中共所構成之東亞區域安全影響的認知及「美日同盟再再定義」將如何強化兩國在「東亞之海」安全合作的可能脈絡。執政兩年的日本民主黨終究認清理想與現實間的落差,面對中共崛起,日本須重新拉緊美、日同盟關係,始能立於不敗之地。 (三)後菅直人時期民主黨權力佈局
今年6月2日,日本眾議院不信任案表決前,菅直人首相公開表示,在救災告一段落後交棒給年輕世代。菅直人以承諾下臺交換黨內「小澤派」與「鳩山派」投票反對在野黨所提之不信任案。不信任案遭否決,菅內閣雖可因此撐過一年,成為安倍內閣以來任期最長的內閣,但菅直人並未渡過政治風暴,其仍腹背受敵。小澤一郎及鳩山由紀夫旗下的眾議員反對不信任非為支持菅直人,而是為避免菅直人藉解散眾議院清黨,在日本國民對民主黨二年來的執政表現失望的情況下,分裂的民主黨極可能交出政權,自民黨重回執政、主導政局,政黨輪替又僅是「曇花一現」,鳩山與小澤聯手逼宮到頭來淪為為自民黨作嫁。
然而,在安渡危機後,菅直人卻重燃繼續執政的企圖心,表示將在福島核電廠危機緩解後,始交出政權。但民主黨內「小澤派」與「鳩山派」反對菅首相的態勢依舊,缺乏黨內奧援的菅內閣,恐難以因應在野黨所控制之參議院杯葛「發行赤字國債特別公債法案」的嚴峻挑戰。震災後的日本百廢待舉,日本國民望治心切,日本最大工商團體「經濟團體連合會」會長米倉弘昌(Hiromasa Yonekura)向菅直人喊話,希望他「捨身救國」,下臺換取「大聯合政府」的實現。這樣的聲音亦代表目前日本社會多數的民意。 對此,仙谷由人曾嘗試利用其擔任內閣官房長時期與自民黨副總裁大島理森(Tadamori Ooshima)所建立的渠道,摸索兩大黨合作的可能性,但其間夾雜自民黨與小澤一郎(Ichiro Ozawa)的心結及公明黨、國民新黨的立場問題,難以成局。
雖然,大聯合內閣暫時無法實現,但民主黨仍須尋求自民黨在「發行赤字國債特別公債法案」上的合作,因沒有赤字預算的配合,2011年度預算將因財源籌措困難難以執行。為此,民主黨已決定斷尾求生,以菅直人下臺交換在野陣營對法案的支持,並在政策上讓步,接受自民、公明兩黨的主張,重新檢討高速公路免費、高中教育公費化及農家家戶所得補償制度。可見,民主黨目前萬事莫如菅直人下臺急,顧不得「政權公約」裡的執政承諾。
其實,今年3月的「東日本大地震」令菅首相暴露執政上的顢頇,雖說震災後菅內閣的支持率一度回升,但此不代表日本國民對菅內閣執政上的期待,而是遭逢戰後最大天災的打擊日本國民團結的展現。根據《產經新聞》的民調顯示,高達八成的受訪者不信任菅內閣對福島第一核電廠的處理。此外,目前的內閣支持率,各家民調的數據雖有差異,但約莫只有三成左右的支持率,但不支持率卻高達六成。菅首相面對黨內、外逼退的壓力,雖手握憲法賦予解散眾議院的權柄,但在日本東北災區仍難以舉行選舉的限制下,眾叛親離的菅直人無法使出殺手?,解散眾議院,最終只能知難而退。
「辭職三條件」可望於8月26日日本國會通過「再生能源法案」後實現,菅直人兌現下臺承諾在即情況下,民主黨內有意競逐大位者亦一一浮現,當中較具實力者有野田佳彥(Yoshihiko Noda)、海江田萬里、前原誠司(Seiji Maehara)與鹿野道彥(Michihiko Kano)。目前,野田佳彥為各方看好,其「大聯合政府」的主張亦符合社會的期待,但在民主黨氣勢低迷之際,精於政治算計的自民、公明兩黨豈會輕易上鉤,為人作嫁。因此,「大聯合政府」乃知易行難,若非民主黨願全面棄守「政權公約」,交由自民黨主導政局的模式,「大聯合政府」難以成局,但此種形式的「聯合內閣」儼然1994年6月村山富市(Tomiichi Murayama)內閣的複刻版,自民黨將兵不血刃重返執政,屆時民主黨內又有多少人願意支持傀儡首相?後菅時期的民主黨政權在黨內、外的夾擊下,將舉步維艱,難逃「短命內閣」宿命,而此眼前的困局或許將令黨內許多有意出馬者怯步。 (四)結語
在日本政局混沌之際,美、「中」對日本將暫時保持觀望,美、日安保「再再定義」與存在於日「中」關係中的海洋問題短期間仍難出現突破性的進展。雖然,在今年的《防衛白書》中,日本展現企圖心,因應中共對鄰近海域的擴張行為,書中直指,中共在與周邊國家對立的問題上展現高壓態度。日本防衛省在強調「中國威脅論」的同時,亦積極落實加強西南群島防衛的計畫,初期將在緊鄰臺灣的與那國島,部署類似北海道稚內市的陸上自衛隊,第301沿岸監視隊的小型部隊。 此外,防衛省更規劃逐步在石垣島和宮古島,派駐數百人規模的陸上自衛隊普通科(步兵)部隊,強化日本對南面島礁的防衛。
然而,日本政治空轉若長期化,日本在東亞域內所承擔的安全角色,將出現力不從心的窘境,屆時「美日同盟」弱化將是無可避免的結局。面對中共國力的抬頭,日人此消彼長的焦慮表現在對中共的嫌惡感,日本「言論NPO」8月最新公佈的《第7次日「中」共同民調比較結果》, 78.3%的受訪者對中共抱持負面印象,日、「中」兩國人民的相互認知情感持續惡化,但日人對中共崛起的焦慮,不足以阻擋中共東出西太平洋的腳步,唯有恢復穩定與成長的日本,始能避免在區域中被中共逆轉國際政治地位的尷尬。 日本內政、外交問題千頭萬緒,但首相換人、自民黨班師回朝,問題即能迎刃而解嗎?五年來,日本五位首更迭,歷經政黨輪替,日本絲毫未見起色是不爭事實。缺乏領袖人才的民主、自民兩黨誰能保證繼任者為日本的救世主,但此時營造國會團結,捐棄政黨或個人間的權力之私,共謀日本擺脫經濟困局、重建東北災區與核電危機之策,贏回日本國民對政界的信任,或許是朝野應努力以赴的方向,也惟有內政穩定,日本對美、對「中」外交始能有所建樹。
來源: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大陸情勢雙週報1604期
【中央網路報】
留言列表